论音乐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塑造论文

导读:中国音乐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通过创作、表演、传播等一系列链条打造,构成了中国文艺发展的主体角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获取商业价值,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中国音乐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通过创作、表演、传播等一系列链条打造,构成了中国文艺发展的主体角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获取商业价值,在包装机制和运营机制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干扰了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为此,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音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集合多方面社会力量,使中国音乐对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塑造形成正面影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兴旺。
  关键词:音乐产业,青少年,审美价值观,发展现状,应对措施
  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及产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音乐产业不仅代表着国家文化的开放与自由程度,还能够体现出产业文化的积累与创新能力。以流行音乐为代表的我国音乐产业通过40年的汇聚经验和实践尝试,已然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可持续化的发展态势,并引发强烈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在青少年社会群体中形成多重呼应与互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音乐产业快速发展和大力施行商业化的进程中,不免会出现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碍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势必会在产业形态中出现一些具有社会负面影响的产物,而这往往会使得青少年群体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审美价值观的误入歧途。为此,应通过研究思考和分析,使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重视。
  一、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音乐类型。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风貌,并代表了一个地域、民族或社会阶层的音乐审美喜好。随着20世纪开始的社会工业化进程,传统的农耕文明被取而代之,随之结束的还有传统音乐文化自由发展的模式。中国现当代的音乐文化发展虽然也有在民间自由流传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分工逐渐趋于精细化,在市场经济开发大潮中,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逐渐纳入到产业发展的类型之中。历数中国音乐从自由发展到具有商品属性的产业化发展,显然流行音乐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流行音乐作为中国音乐产业中的核心产品及因素,其最早出现在中国公众的视野中还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本身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欧美工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兴音乐产物。到20世纪中期,逐渐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港台地区,形成国语化的转化和社会创作、表演、欣赏风潮之后,又辗转渗透到国内市场。早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从学习借鉴到模仿原创,虽然历经坎坷,但在效率和传播速度上来看,还是十分迅速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十余年之后,流行音乐真正形成了与商业价值紧密相连的发展与成长方式,并出现了内部与外部激烈的商业化竞争态势。至此,一种以流行音乐产品和人才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机制呈现,并推动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得其在短时间内压盖一切其它音乐形态,占据了中国音乐文化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由于强大的市场推动力,促使流行音乐逐渐从亚文化属性成为占据主流艺术舞台的一种新兴音乐形态,而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戏曲、民歌、民乐等在其光芒下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


浏览大图
  流行音乐在当代产业化发展中形成良好的态势,其背后也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音乐产业依托流行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过程中,始终以求新求变作为行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动能带动着产业化生产线,每年都会打造出数以万计的新作品,并不断寻找新人来加盟,其中不断凸显的市场热点使流行音乐的发展顺风顺水,而其自身的多细胞体属性也使其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涵盖了民谣、摇滚、重金属、爵士、蓝调等不同的体例结构,不同的社会人群总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所喜爱的风格。而在产业化的发展大潮中,作为音乐创作和社会发行的企业,也能够时刻把控社会发展的动向。在一种音乐形态具有旺盛生命力时,就会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使其形成良好的发展规模和社会传播效果,而当一种音乐形态走向衰退趋势的时候,就会出现新的音乐形态将其取代。因此,在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环境下,属于音乐产业的主阵地始终能够得到可持续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潜在的挑战。首先,以流行音乐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归根结底不是中国原创的音乐类型,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何去何从并不受中国产业主体甚至是观众的控制,不免会造成随波逐流的问题,这也使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以遵循,也不能走以不变应万变的道路。其次,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成为了音乐传播的主要载体,曾经的各种音乐产品及外延商品逐渐被取代,这也迫使很多国内音乐产业主体需要通过转型的方式促进自身发展的持续,这一过程是十分艰苦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无形中也造成了优胜劣汰的激烈博弈,使很多产业主体受到重创。除此之外,当前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多样化的内外竞争,尤其在自媒体环境中,音乐本身的发展往往会成为附属品,而更多基于跨界产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冲击着音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会造成行业的损耗,更会造成音乐创作本身的热情消减、质量下滑、社会关注度降低等问题的出现。
  而作为音乐产业发展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其对于市场开发的深度和精细程度呈现出不断向前的重要态势。当产业发展形成了纯粹的市场化机制之后,就会出现一些过度的问题,这无形中也会造成对于自身发展的损害。尤其音乐产业这种从属于文化领域的行业,所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宽阔,影响面巨大,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范围和力度是显而易见的。
  二、音乐产业发展中对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音乐作品和艺人的推广来获得利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经典案例使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但其对社会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多面性。尤其当文化产业与青少年群体的审美价值观之间形成呼应的时候,就会造成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音乐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品,对社会音乐欣赏和文化风潮的营造也给予了良好的支持。从宏观层面来看,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的确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音乐产业的发展反其道而行之,无法胜任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制造或影响力,显然早已经被制止和停滞了。音乐作为社会大众精神疏导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便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音乐产业通过商业化手段能够为大众提供良好的音乐作品和内容,能够迅速捕捉到社会大众的需求,然后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公众的情绪得到排解和宣泄,并能够辅助国家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因此,音乐产业在较为宽阔的视野观察维度下,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和价值总体上来看是十分有益和良好的。
  其次,音乐产业在发展过程会形成对于青少年群体无意识的负面影响效果。音乐产业对于歌曲的创作以及对于歌星的打造,显然是基于一种社会化层面的广泛的影响和拓展。但是在具体的音乐作品呈现上,无法分门别类的提供精准投放,而是更多地需要社会大众形成自主选择。在这样一种信息的交错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便会形成某种错层,这便是由于音乐产品提供的泛化而造成无意识影响。比如: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前,中国的音乐创作大多趋向于主旋律精神,偶有对爱情题材内容的创作,也十分隐晦,具有中庸儒雅的风格。而在音乐产业的驱动下,流行音乐的创作呈现出以爱情题材为主的创作风格,客观上符合社会的进步和时代新貌。从效果上来看,它更符合当代青年一代的音乐审美心理。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因此也会对青少年群体产生影响,使他们过早地接触到了不适合年龄段的音乐内容。但是从音乐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这显然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音乐产业主体,在歌星的选择方面,必然会寻找面容姣好,具有良好气质形象的人才进行培养和营销,无形中形成了青少年审美价值观问题的出现。而这样的问题在音乐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下,显然是无法避免和解决的。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音乐产业在发展中会偶尔存在主动的排他现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造成对其它艺术形态的客观伤害,进而影响到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构建与塑造。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历时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态。虽然一些艺术形式的衰退客观上存在着优胜劣汰和与时代发展存在代沟的问题,但大多数音乐艺术均来自于民间,凝聚着璀璨的文化内涵。而在新时代的今天,由于流行音乐的商品化属性,造成了音乐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排外心理。为了自身发展争取到更多的空间,会带有指向性的在各种传播环境中刻意强调自身的地位,避免受其它音乐形式的影响。比如:在互联网途径中,流行音乐往往显性存在于各大主流网站的主要位置,有很多网站不约而同地将新音乐作品作为首要推广的音乐形式,这其中显然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因素。相对而言,传统音乐文化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音乐产业的操控而造成的后果。久而久之,势必会使青少年群体获得更多的流行音乐欣赏渠道,从而淡忘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存在与内涵。这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而言,显然是负面的,也是音乐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审美价值观塑造的负面效应。
  最后,即便在正常的音乐产品制作领域中,当前音乐产业的发展进程也存在着主观理念方面的选择问题,从长远来看会对青少年群体和整个社会大众产生不良影响。在音乐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方式之前,音乐产品多由艺术家们创作,在一种不以商业行为为主体的环境中进行社会传播,虽然驱动力单薄,但是否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是由人民群众的主动选择和审美倾向为依托的,具有“公投”的性质,因此也促使音乐作品一旦走入大众视野,就需要经过审美检阅,只有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在音乐产业所主导的音乐产品制作中,创作主体以市场潜在需求作为标准,甚至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置社会大众审美于不顾,然后按照一定的音乐创作逻辑大批量向市场供给,使社会大众被动接受。当然,这其间也有投其所好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是面对社会大众的好奇尝鲜意识。于是,由他们作为主体所打造出来的作品并没有良好的主旋律意识,也没有肩负起任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相对于一些传统音乐作品和弘扬主旋律精神的作品,由音乐产业打造出的绝大多数音乐内容均聚焦于爱情层面。阴柔的风格以及敏感的歌词内容,往往会在不经意之间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心理变化,其本身的发展虽然是自由开放的,但并不代表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是健康积极的。


浏览大图
  三、对当代音乐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当前音乐产业发展的现状情况,以及在自身升级和拓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连带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审美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当得到正确的疏导。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扭转局面,使其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效应。首先,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当对音乐产业的发展进行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方向。政府文化部门对社会文艺发展动向和相关涉及企业始终有着重要的督导作用,控制着音乐产业及社会文化风向的总体发展趋势。面对音乐产业发展的高歌猛进,以及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显然在当前的条件下,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所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出台更多具有政策导向性和文化法规性的条款,对音乐产业的发展底线、内容涉及、总体方向、权利义务等作出详尽的规划设计,指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转,避免逾越。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产生社会负面影响的事件和案例,应当对涉事人及产业主体予以严厉惩罚,甚至直接清除出行业。近年来,我们看到政府文化部门在音乐作品的批评与舆论监督,督促明星艺人在社会影响力方面传递正能量,主动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为青少年群体做出负面的影响。对于屡教不改的责任主体,政府文化部门应当采取“一刀切”的严肃政策,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除此之外,政府文化部门还应当促进音乐产业主动肩负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打造主旋律音乐作品,促进其对青少年社会群体的审美价值观塑造肩负起社会责任。虽然政府文化部门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显然一些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无法形成活态化的运转,也无法获得音乐产业的足够重视和青睐。为此,应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基于音乐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其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引导青少年审美价值取向重归正途。
  其次,音乐产业内部的自身发展中应体现出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寻求更多的音乐亮点。如果说其它外部因素起到的均是辅助作用,那么音乐产业内部则是最为重要的内因。通过对当前音乐产业发展的观察来看,其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像外部形态看起来那样风生水起。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在90年代达到了一次顶峰,无数的唱片公司在北上广地区纷纷落户,也形成了各个地区在制作分工以及新人新作推广方面的繁荣景象。在互联网介入到音乐产业之后,对于音乐产品的社会传播就不再由产业内部绝对主导,出现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问题。尤其在当下互联网环境成熟的背景下,网络企业已经取代了音乐产业内部的传播功能,自然在盈利方面也获得了对音乐产业资源的瓜分。因此,一方面,音乐产业自身的发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很多创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利润回报,行业发展本身也不景气;另一方面,在音乐作品无法获得足够社会关注度之后,自然音乐产业会将原本对音乐创作的重视转移到对明星艺人的打造方面,进而获得更多网络渠道无法瓜分的经济利益。而这样的转型无疑是从音乐转向了娱乐,也失去了音乐产业原本应当具有的主营业务。所以,偶像的包装和推广成为音乐产业如今赖以生存的命脉,也造成了对于青少年审美价值观影响方面愈演愈烈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呼吁音乐产业及时发现自身发展的畸形问题,扩大音乐创作、表演以及自身发展定位,通过更具创意和社会责任的形象转变,获得更大的社会市场份额。只有创造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才有可能获得公众的喜爱,使产业发展的蓬勃兴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尝试在创作内容方面形成整个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回归与转型,促使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变得健康良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青少年一代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作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发展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引导,加强美育教育实施状况,促进社会教育良好的氛围形成。当前,大多数青少年群体均处于中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些审美方面的个性和随波逐流。如果说社会教育来自于一种宏观层面下的引导和管控,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的谆谆教诲,那么学校教育则是通过音乐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形成的美育干预。这种美育干预方式看似是一种课程体系,实则是通过对于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和教学过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是优秀的,什么样的音乐才能够形成对自身审美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作为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中渗透了包括传统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红色音乐、戏曲音乐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当然,其中也存在有一定数量的流行音乐作品。对于当代的美育教育来说,并不能够采取“堵”的方式来割裂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应当通过良好的教化作用,使学生明辨如何判断一首音乐作品的优劣,如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与艺术欣赏观。
  当代音乐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客观上证实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高歌猛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样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纠正。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在音乐产业的发展中,应当肩负起责任,通过良好的作品创作和正能量的社会推动力,促使青少年群体得到正确的引导,塑造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姚海燕.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范益琳.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09):25.
  [3]单新伟.论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1).
  [4]孙梦薇.浅析如何运用流行音乐丰富音乐教学[J].通俗歌曲,2017(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来源:SCI论文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