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冀中军区整军始末论文

导读:1938年5月4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将冀中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第3纵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主力部队很快发展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部队初创亟待整训

  1938年5月4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晋察冀军区将冀中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第3纵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主力部队很快发展到六万三千余人。但由于扩军规模过大,速度过快,部队成分复杂,新扩的部队成分有旧军人、地主联庄会成员、会道门武装、绿林武装、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等等,战士中党员很少,大部分的连队没有建立党的组织,政治工作薄弱,武器多是收缴的民枪,口径不一,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亟待系统整训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在整军的指示中着重指出:“必须在不妨害战斗任务下,轮番抽出一定数量之部队,给予二月至三月之整理训练,在整训中使部队更加走向正规化,建立各种正规制度,加强军事政治教育,提高纪律,以达到大大提高战斗力之目的。”冀中八路军遵照朱、彭司令的指示,在战斗的间隙,进行了有计划的整军。

  三次整军秣马厉兵

  1939年3月12日,冀中军区在肃宁县东湾里村(现肃宁县万里村)的万亩梨园里,召开了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确定3纵队加速正规化、八路军化的整军方案。第一次整军从1939年3月开始,8月结束。趁120师在冀中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机会,冀中军区抽调了4个军分区的6个大队、两个独立团、1个新兵营,集中到平汉铁路以西的完县(今顺平)地区,由冀中军区副政委王平主持,在晋察冀军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5个多月的整训。这一批整训编成了3个主力团:

  第一军分区第16团,以第21大队、独立2团和第四军分区独立2团1个营编成,团长庞大川,政委邓东哲。

  第二军分区第17团,以第22、24大队和第四军分区独立2团1个营、1个新兵营合编而成,团长杨书明,政委翟家骏。

  第四军分区第18团,以第28、29大队和第30大队1个营、独立2团1个营编成,团长杨万伦,政委王志。

  第五军分区第1大队也参加了完县地区的第一批整训,因军分区其他部队未去,所以只进行了训练,没有进行整编。

  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政治部又发出《关于整理与巩固新部队》的第二期整军训令,《训令》决定:“一二○师政治部整理冀中纵队。本部考察团在帮助晋察冀部队之后即进行帮助冀中纵队。”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精神,8月29日,冀中军区颁布了第二期整军命令。冀中军区于1939年10月召开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全区部队继续向正规化、八路军化迈进的要求。



浏览大图
◆1939年3月12日,冀中军区在肃宁县东湾里村(现万里村)的万亩梨园里,召开 了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确定3纵队加速正规化、八路军化的整军方案。

  在八路军总政治部考察团和120师的直接帮助下,冀中军区开始了第二批整军,并成立了整军委员会,由吕正操、程子华、方强为主任,下设军事部、政治部。整军委员会以“提高部队政治质量,加强党在坚持残酷、困难的平原游击战争中的领导,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创造在政治上自觉与坚定的,在军事上顽强与机动的部队,使之成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骨干”为整军目的,订出了具体详细的整军计划,并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第二期整军训令中“由指定单位选派一定数量具有适当能力与工作经验之干部,……分别派往指定地区之部队中帮助工作”的指示,组织工作队到各整训团队具体帮助指导整军工作。

  第二次整军从1939年9月份开始,至11月份结束。当时,日军为了消灭冀中抗日武装,趁汛期决堤放水,造成冀中数十年未有的大水灾。洪水包围了武强县城(现武强县街关镇),城里的敌人无法活动,从而给我军在敌人眼皮底下第二次整军提供了有利条件。冀中军区利用此有利时机,将4个团集中在冀中军区领导机关驻地武强县,由军区直接领导整训,这4个团分别是:

  第一军分区第21团,以第19大队编成,团长萧治国,政委马泽迎,在武强县皇甫村一带整训。

  第二军分区第22团,以第23大队编成,团长唐朴农,政委梁达三,在武强县皇甫村一带整训。

  第三军分区第23团,以第25、26两个大队合编而成,团长张培荣,政委魏洪亮,在武强县北代、大王庄、孙庄、耿庄一带整训。

  第四军分区第24团,以1939年5月由独1团改的新第29大队和军分区特务团两个营合编而成,团长贾桂荣,政委黄明政,在武强县堤南村一带整训。

  与此同时,第三、第五军分区的4个团及军区直属的警备旅两个团和回民支队,就地进行整训,军区政治部和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考察团派员指导。

  第三军分区第30团,由第25大队编成,团长黎光,政委汪威,在献县李虎村一带整训。

  第五军分区第27团,以军分区特务大队编成,团长杨秀昆,政委杨子华,在雄县板家窝村一带整训。

  第五军分区第29团,以第2大队和第3、4大队各4个连合编而成,团长崔文炳,政委陈德仁,在雄县板家窝村一带整训。

  第五军分区第32团,以从完县整训归来的第1大队和第3、4大队各3个连合编而成,团长刘秉彦,政委王逸群,在固安县八洋庄一带整训。

  冀中军区警备旅由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和冀西民军北上先遣支队合编而成,旅长王长江,政委刘子奇(后旷伏兆),副旅长兼参谋长张存实,政治部主任周翰民。下辖两个团:警备第1团,团长张子元,政委王先臣;警备第2团,团长赵东寰,政委谭斌,在饶阳东、西歧河村一带整训。

  回民支队由回民教导总队和两个新兵团合编而成,下辖3个大队,共2000余人。司令员马本斋,政委郭陆顺,参谋长冯克,政治处主任丁铁石,在定县、无极县地区整训。

  1940年四、五月间,第四军分区第30大队到平汉铁路西完县地区进行短期整训,编成第33团,团长万振西(后刘秉彦),政委钟华农(后钟洲)。

  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考察团的帮助下,冀中军区按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模式,开办了冀中军区教导团,轮流培训连排级干部,教导团地址在武强县陈家院村,设七个队,近一千人,为冀中军区培训了大批基层军官。


浏览大图
◆八路军第3纵队活动在大清河

  经过十天的政治动员,整军委员会提出了整军的中心口号:“为创造主力兵团而斗争!”“创造主力兵团,提高战斗力!”“创造主力兵团,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坚决执行整军计划,拥护新编制!”“加紧学习,争取模范的主力兵团!”“继承与发扬八路军光荣传统!”……整军委员会成员分驻各团后,召开了动员会、连队军人大会、支部大会,出版了《主力报》,掀起整军的群众热潮。整训部队中传唱着鼓舞人心的《创造主力团战歌》:“迎着六月的太阳,向着整训的大道上,不怕暴雨风沙,哪怕山洪逞殃,我们要创造主力兵团!我们要创造主力兵团!学习政治军事,加强文化教育,继承八路军光荣传统,发扬三纵队优良作风……”

  整军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实现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军事训练,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水平;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加强了部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整编部队,精简机关,清洗投机和破坏分子,淘汰老弱病残,补充新战士;统一枪支种类,按作战要求配备火器等等。

  整军开始后,整军委员会按照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的方针,首先在各连队中建立了党的支部,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领导。整训中,战士们的情绪分外高涨,早上5点就起床练刺杀,晚上熄灯号吹过后,一些战士还借月光练瞄准,一派互相竞赛的热潮。为了争当全营树立的刺杀标兵,战士们膀子都练肿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23团2营有几个以前在国民党29军大刀队当过兵的战士,他们刺杀技术高超,特别是刀法纯熟,团领导把这些战士分派到各连进行指导,使部队刺杀技术得到迅速提高。整训部队还开展了以班、排为单位的擂台比武,以增强实战性和对抗性,战士们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等一系列军事技术都有了明显进步。

  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考察团还对部队进行了抗日战争形势、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教育,我军的光荣传统教育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教育,尤其深入学习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文章。通过学习,战士们人人几乎都能说出抗战三阶段、长期性、艰苦性以及如何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道理。

  整军中,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战士们训练之余,常帮驻地乡亲们挑水、扫院子、推碾子,进行抗日宣传。乡亲争着为战士们洗衣服,帮炊事班做饭。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都帮助部队做了很多工作。一位房东大娘说道:“守着咱们队伍,别提心里有多踏实了,给你们做那点事,我们愿意。”

  1940年9月,冀中军区召开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向铁的党军化前进”的号召,开展了第三次整军。第三次整军巩固了前两次整军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创造模范运动,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铁的党军化”的进展。实践证明,开展铁的党军运动,对于在残酷斗争环境中经受住尖锐的“蚕食”斗争和残酷“扫荡”考验的部队来说,义是非常重大的。由于领导有力,方针明确,措施得当,经三次整军,冀中军区共建成14个主力团和回民支队。

  新军初成立战功

  经过整军,冀中部队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整训部队分别在各自地区担负作战任务,实行战斗和训练相结合,在战斗中检查和巩固整军成果。第二次整军即将结束时,八路军总政治部战地考察团团长方强同志指出:整训部队要分散到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河(间)一带,以半个月时间,打一个胜仗来代替总结,向中央汇报。

  1939年11月,刚刚结束整训的23团2营在束鹿(今辛集市)旧城刘庄打响了刘庄伏击战,歼灭日军1个中队,击毁敌军汽车14辆,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3挺,步枪30余支和其他军用物资。部队战术动作秘密、迅速、坚决、勇敢,成为检验冀中军区第二期整军成就的一个典型战例。战斗结束后,冀中军区教导团为了结合实战对部队进行教育,特邀请23团副团长赵振亚和2营营长贾仕珍到训练(参谋)处介绍战斗经过,整军委员会军事部长尹国赤总结了战斗经验。

  1940年10月,八路军军政学院训练处也召集在院学习的冀中学员,专门对刘庄战斗进行了深入研究。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孙志远写了题为《在平原上一个营的歼灭战》的通讯,对战斗过程作了详细报导,发表在《军政杂志》第2卷第10期上。

  整训后的冀中八路军,还接连取得了讨石战役、达子房伏击战、高门屯伏击战、宣村伏击战、南龙岗反袭击战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特别是1942年5月,在残酷的“五一”反“扫荡”中,冀中七分区17团、22团利用防御工事和地道,打了很多场漂亮的伏击战、突围战,两个团战士不但没有减员,由于不断收容兄弟部队失散战士,部队人数不减反增,创造了反“扫荡”中的奇迹;六分区警备旅1团2营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中,辗转腾挪,多次被合围最终成功突围,体现出了极强的作战意志。以上战例,都在实战中验证了冀中军区整军的辉煌成果,年轻的3纵队已经成为一支八路军化、正规化的抗日武装力量。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来源:SCI论文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