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乡镇少儿音乐启蒙及推广策略研究—以安龙县天菇小学为例论文

导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黔西南州乡镇少儿音乐启蒙及推广策略研究,了解当地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改善固有的教学模式及对校园课堂艺术类学科的欠缺。推广美育课程建设(认识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黔西南州乡镇少儿音乐启蒙及推广策略研究,了解当地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改善固有的教学模式及对校园课堂艺术类学科的欠缺。推广美育课程建设(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新的尝试,推陈出新地融入黔西南州安龙县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这三大教学法,增加学科的趣味性,增强少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创新音乐启蒙及推广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乡镇少儿,音乐启蒙,民族文化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里,音乐文化可谓贯穿于其中,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程度,而音乐文化离不开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对于未来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起着重大作用,在传承和推广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加强民族的团结力。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农村各方面优先发展,积极弘扬蕴含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对黔西南州乡镇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地方乡镇的学校少儿音乐启蒙及推广方式方法的欠缺或单一、学校音乐课程无特色或特色成分匮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研究,提出了将现有的乡镇少儿音乐课堂传统陈旧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方法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从而得到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且更为适合本地区乡镇学校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及音乐教学推广的方式方法。
  一、乡镇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教学观念相对陈旧
  首先,对于处在乡镇的教师与家长来说,艺术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和所能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在家长眼里,音乐无非就是唱唱歌,最多不过弹一下钢琴,仅仅是属于一种存在感不够高的娱乐项目;在老师眼里,音乐更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因为哪怕老师自己对音乐的含义及形式能够理解一二,但在同学生与家长交流音乐相关知识或信息时仍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不知是词不达意还是对方不能理解,因此久而久之音乐课程也就显得可有可无,相应的音乐所能够起到的美育功能也就更无从谈起了。其次,城乡差距导致师资分配不均,不同城市间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起点不同。以城市的资源环境来看,本身就具备更多音乐学习的机会和接受音乐熏陶的氛围,真正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能够接触和学习到自己喜欢的乐器,对学校音乐课堂所提到的音乐知识就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处于乡镇环境的孩子除了校园音乐课堂的所学,很难在校外接触到这些方面的知识。乡镇学校里缺乏专业音乐教师,甚至有些地方是其他主科老师来临时担任音乐课教师,有些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及音乐知识素养不够高,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做进一步的提升培训,正是由于教师音乐素质整体不高导致乡村或乡镇音乐教育质量低下。


浏览大图
  (二)教育投入没有收到良好效果
  首先,学校对教研活动没有严格的要求,或有的学校会承接一些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比赛活动,本该自由的音乐课成为老师、学校所组织的一种交流形式,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失去本质意义,即使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措施,但因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局限,并没有很好地被应用于音乐课程的教学。另外,在音乐教育设施投入上,城市的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除了有更好的教师配置外,还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很多定制化类型的、较为完备的音乐教室。目前乡镇上较多的学校也拥有了独立的音乐教室和专门的教学设备等,但这些相应的设施多数时间是处于封闭的状态,极少会运用在每一次日常的教学之中,更多的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于是就出现了这类教学设备是一种布满灰尘的崭新状态。从教材上来看,教材与教学所处的现状不符,教师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只教授简易的唱歌,别的一律不管,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学科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逐渐地让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三)特长培训风潮兴起引发突出问题
  为了孩子长大可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现如今的家长们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于是便造就了当下各地特长兴趣班的兴起。音乐作为一种形式多变、包容性极强的艺术,相应的音乐培训机构也就遍地开花,可是机构内培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否具有执教资格和执教能力似乎不太重要,反正只要能够让家长觉得专业就行,为了展现自身的专业程度更有甚者伪造学历、教师获奖内容等来哄骗家长取得其信任,这毫无疑问是在误人子弟。培训机构更多的热衷于带领学生参与各类无实际意义的比赛和考级,而这样功利性的学习也一定程度上打击孩子学习的兴趣,完全将音乐作为自己的任务,机械性的练习考级曲。培训机构就是以学生获取考级认证来证明教育成果,由此达到盈利的目的;家长出于各类功利心也会迎合考级的目的在于和亲朋好友炫耀等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其实所谓的考级证书就真的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音乐素养吗?答案是不一定,一部分学生可能考过了钢琴九级却仍然不知道何为七和弦的二转位。钢琴十级在家长们的眼中仿佛就是最高水平,而实际上通过拔高和应付考试得来的钢琴十级也许手指能力根本不达标,也许除了考级曲目外弹不了其他的作品,甚至最基本的识谱也有问题,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种种现象表明从学生家长、老师到学校他们关注的是各式各样而并非音乐本身,急于求成、功利不在乎老师是否专业;孩子是否对此热爱和具有天赋;家长是否具有分辨能力,陪同学习是否能做好监督等问题凸显。家长方面要明白音乐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本考级证书,要明白音乐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刺激作用,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比如咖啡厅休闲厅慵懒的音乐能让人倍感闲适,运动会时的音乐进行曲让人血脉喷张勇于拼搏。显而易见,音乐学习不是一定要能培养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而是能让人有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生活态度。孩子学习音乐,不是为了让孩子成名成家,而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多一个抒发情感的渠道,能更有质量地热爱生活。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其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认为,艺术的学习在于能更好地享受闲暇。
  (四)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兼容性明显
  首先来说,虽然处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但大多数学校及教师依然没有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艺术科目因与升学无直接联系,不是属于考试评分科目,与教师的晋职评优没有关系所以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三教九流科目,取而代之的是语数外、理化生这类的“主科”,音乐课多为“主科”类老师代上,一周一节的频率就此也许转变为了一月一节。其次,音乐学科课程的“非主流”属性、其他学科对其不包容也间接导致音乐教师对学科教学失去足够的信心。也许教师本来对音乐学科有着一个很好的教学规划安排,可是受到有关升学率的各方面强势影响最终也不得不作出妥协,在学生眼中就变成了“那些年我们消失的音乐课”“老是生病的音乐老师”等。即使近两年的中考改革已经将音乐学科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中,但其实质性也没有多大改变,不过既然有转变那就也算是有发展。
  二、乡镇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本文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蘑菇镇天菇小学为例,该校是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所小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致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教师能力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音乐教育无非就是在学校唱唱歌,本质上确实没错,但是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的许多大方向都做了不少的改动。践行素质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教师的教学计划里便有了欣赏曲目。以往的音乐课教师仅是单纯的以音乐带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今的音乐课不但需要考虑教学作品体裁、曲式结构等所包含的乐理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去践行音乐教学。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知识技能储备,擅长讲课的音乐教师不一定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音乐教师。教师在教授学科专业知识与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说明白知识点,所以教师就需具备有更为全面的教学能力。
  (二)音乐启蒙问题
  学校在音乐学科的启蒙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启蒙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于会影响一生。音乐教育启蒙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她们的学习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与创造力的开发。良好的启蒙教育应当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音乐教学的启蒙,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悟以及审美,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音乐的美以及感染力去带动学生,使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而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模式都是固有的音频视频欣赏或者是简单地将一首歌曲拆分为几个片段,然后再分段从谱曲、歌词方面的讲解开始教学。这样的方式有些基础化、任务化,教学目的也更为浅显,没有能够深入贯彻美育思想。这样的启蒙方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还是有欠缺的。首先,教师的思想固化,用成年人的固有思维来做少儿音乐的启蒙就缺乏了想象性与创造性;其次,受学生年龄段的影响,学习中的注意力程度会各有不同。由此可见,音乐启蒙教学要切实贴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学习状态,音乐学科教师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专业启蒙知识与方法,使教学教法更加丰富多彩。


浏览大图
  (三)教材选择问题
  音乐课程所用教材与学校教学现状不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相对和实际脱节的教材也成为教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音乐教学设备中也许会配有简易的乐器,但教师是否具有相应的技能可以支撑他在课堂上使用该乐器进行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中极少有机会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与乐器进行接触,有学习兴趣却没有实际学习条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也只能放弃。最易见的日常音乐教学多以照着课本教唱歌曲为主,识谱之类的相关专业乐理知识的学习更无从谈起,学生所能够学习到的音乐学科知识与简易的乐器使用技能极为有限。这样的常规传统的音乐课堂,使得音乐课程无特色或特色成分匮乏,学生学习起来也就觉得枯燥无趣,逐步丧失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何谈推广。
  (四)课程设置问题
  在课程安排上,不能开展过多的文字或数字课程,只注重于“语数英”科目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性的发展,但是也不能全面的安排音乐舞蹈课程,应当合理的将课程进行穿插交融,如学生在进行大量的文化课学习后进入了疲劳期就可以安排音乐课,让学生活动起来,这样不仅仅能够缓解学生精神上的疲劳,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喜爱与兴趣。还可以通过校内活动、兴趣班或者是第二课堂,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艺术音乐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满足学生在音乐艺术方面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
  (五)本地区民族音乐问题
  多数音乐教师缺乏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地区的民族文化了解,由于当地有些音乐教师是来自省外或省内其他地区,对安龙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了解不够充分,无法将本地民俗民族文化合理地结合到音乐实践教学中,这也难以实现对本地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就难以实现本地学生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根据所实地走访和在图书馆、网络等地收集的资料,笔者了解到:安龙县是个多民族聚居县,当地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布依族、彝族、回族、苗族、仡佬族等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但又保留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安龙县还是被国家体委命名的贵州省唯一的武术之乡,其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历史十分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等。因此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相对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针对音乐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所欠缺的改善措施
  音乐教师侧重所学专业不同使其音乐知识素养储备量不同、具有的专业技能也不同,音乐教师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知识模块和专业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参加当地学校或其他机构组织的实质性教学探讨活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等;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网络查阅所需模块的相关知识、连线高校探讨会、参与名校大师课等诸多方式来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因材施教,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另外,当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音乐专题培训,让各乡镇音乐教师前来参与,从不同角度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针对音乐启蒙及推广方式方法的改善措施
  安龙县特有的民族文化,让处于本地区的学校在音乐启蒙及推广方式方法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音乐启蒙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享受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偏小,教学中可以多采取最常见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三大音乐教学法,让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环境不再是单独的技能训练,而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创作音乐。奥尔夫的出彩之处在于它还常常综合融入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绘画、戏剧等增进音乐体验,增强生命感悟。虽然孩子们家庭情况不一,但都共同处于多民族文化浓厚的生活环境之中,日益受到的民族文化熏陶,所以在学校的音乐启蒙及推广的方式方法中可以尝试着加入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如布依族童谣、苗族童谣等,再通过简易的游戏、歌唱、舞蹈等以多方位协作的趣味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保持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三)针对音乐课程无特色或特色成分匮乏的改善措施
  笔者认为音乐课程不应该被局限在室内进行。安龙县天菇小学本来在武术教学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将音乐课堂搬出室内,创造室外音乐课,在室外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加以武术操的元素,进行体美结合,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融入音乐的学习,培养乐感律动,既不枯燥乏味还能使得教学课堂联动起来显得更为丰富有趣。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让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民族常见乐器、民族舞蹈等走进课堂,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生活中随处存在的艺术,一方面对当地的地方民族文化起到了传承与弘扬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针对教材内容与教学现状不符的改善措施
  教材一般是按照全国较大的几个的地区特点所制订的,所以肯定不会高度适用于某一具体地方学校的教学,但所有发行的学科教材想要传递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样的。因此在不偏离教材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情况下,教师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采取适用的教学方法,加入一些当地的民族音乐内容,选择性讲解教材内容,保持灵活变通为更好地传授音乐学科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考验了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
  四、结语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及口服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此语出自《礼记·乐记》,大致意为,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为了教导人们培养出正确的好恶观,回到人道的正路上来。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目的并非是简单的娱乐,还能起到的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真正的音乐启蒙是全方位的,儿童的思维简单直接,天性活泼,所以音乐启蒙是无形中陶冶儿童情操、促进智力发展,属于培养其审美欣赏能力较好的方式。本文主要对乡镇少儿音乐启蒙及推广方式方法的欠缺或单一无特色进行简要探讨,践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的地区民族文化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致力于发挥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传承地方民俗文化,尝试寻求适合本地区或者同类情况下基层学校所适用的音乐启蒙及推广相对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将其适用到当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创新与传承结合并行,让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变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有趣、灵活生动。
  参考文献:
  [1]李平平.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音乐时空,2014(15).
  [2]金平.论音乐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4(10):214.
  [3]陈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比较与互动—以中小学课堂和艺术考级教学为视角[J].音乐时空,2014(03).
  [4]吴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5]周颖.浅谈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3(12).
  [6]陈频.浅谈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J].学术评论,2007(S1).
  [7]李酒滨.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创新[A].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C].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来源:SCI论文网

推荐阅读